一年千家藥商全沒了 2018醫藥商業會更難嗎?來源:賽柏藍網址:http://www.PharmNet.com.cn
隨著新醫改的全面推行,在CFDA監管趨嚴、醫院控費、醫保支付改革、兩票制落地等各種大招齊放之下,有不少人認為,“醫藥商業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了”。
弱弱的問一句:是現在太難,還是過去太容易?2018年,醫藥商業會變得更加難做嗎?
▍或許不會更難
據海通證券分析,2017年A 股醫藥商業公司已經在業績上反映了零加成、兩票制及招標降價帶來的負面影響,預計2018年下半年出現拐點。
1、兩票制使行業加速集中
截至 2018 年 1 月,兩票制已經在全國24個省份執行,大陸其余7個省份均處于過渡期,海通證券預計,2018年底,大陸31個省份將全面執行兩票制。
在過渡期小型流通企業去庫存,同時小型流通企業原有品種仍然向醫院銷售,導致大型流通企業調撥減少同時純銷業務沒有加速增加。因此,兩票制初期,對大型流通企業的影響均為負面影響。
兩票制正式執行后,小型流通企業部分藥品退出醫院,大型流通企業趁機填補空白,流通行業集中度有望加速提升。
2、零加成的負面影響逐步消除
截至 2017 年底,大陸31個省份已全部完成公立醫院零加成改革,零加成對行業影響大部分集中在響逐步消除,藥品流通行業將逐漸恢復正常增長。
海通證券認為,零加成導致醫院開藥動機減少,伴隨藥占比控制與輔助用藥限制,醫院開藥量或開藥金額增速會有短暫下滑,但隨著醫療需求的持續增長,后續藥品增速將恢復正常增長。
3、招標的影響逐漸減小
2015年國務院7號文和衛計委70號文要求各省市2015年開啟新一輪招標,截至2017年底,27個省份已經執行新標。
經過2015年新一輪招標殺價,未來仿制藥招標降價幅度有望放緩,同時,醫保支付價改革和一致性評價有望促使高品質仿制藥市占率提升,低品質仿制藥逐漸退出市場,有利于同類藥品平均價格恢復正常水平,未來招標對流通行業影響將越來越小。
▍或許會更難
近兩年,被稱為醫藥商業“關鍵之年”。想想,有多少個地方的醫藥商業因為資金鏈問題、稅票問題、利潤問題導致停業整頓的、被兼并的,或者直接不玩了……
據統計,全國1.19萬家商業,僅僅2017年就消失了1050多家。有專家預測,在未來一段時間之內,還有50%甚至更多的商業將會消失。
如今,“營改增”“兩票制”已經落地,醫藥流通行業環境的重構已成事實,大洗牌正在進行。
在以前,很多醫藥商業分銷產品不加價甚至有的還倒掛出手,多是因為下游很多終端因為管理不規范而不需要“票”,而很多的藥品代理商對“票”的需求較為旺盛。
所以,對于醫藥商業而言,賣藥賺不賺錢已不重要,“票”賺錢就行,加上流通企業多有“款期”,又可以支付承兌匯票,所以即使再小的商業公司,也可以避免資金的煩惱。
現在,有關部門對下游終端的監管更加嚴格,商業票據管理力度也更嚴格,代理過票的個體戶越來越少,最終導致這條“利益鏈”的枯竭。未來,剩下的醫藥商業可能會因為以下價值而存在——終端配送職能、商業結款職能。
此外,醫藥行業是塊“肥肉”,很多行外的巨頭都緊緊盯著呢!
在醫藥流通領域,順豐、EMS等第三方物流巨頭已經殺進來了,未來還會更多的第三方物流加入,而他們在網絡分布和物流能力上又占有很大的優勢,遠非傳統醫藥物流能比,這也將對醫藥流通市場帶來十分巨大的沖擊。
雖然,現在的醫藥行業是不如以前好玩了,但是,在我們沒有更多選擇的情況下,靜下心來,主動適應和改變才是王道。跟上主旋律的,依然是醫藥行業的佼佼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