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本藥目錄”公布 中藥成“大贏家”來源:制藥行業專業網上貿易平臺作者:melody , CPhI綜合報導網址:http://www.cphi.cn/news/107362/%e6%96%b0%e2%80%9c%e5%9f%ba%e6%9c%ac%e8%8d%af%e7%9b%ae%e5%bd%95%e2%80%9d%e5%85%ac%e5%b8%83+%e4%b8%ad%e8%8d%af%e6%88%90%e2%80%9c%e5%a4%a7%e8%b5%a2%e5%ae%b6%e2%80%9d.html
3月15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2012版正式公布,中藥獨家品種增幅大漲。基層醫療機構要求全部配備使用基本藥物,以中藥入圍基本藥物目錄的藥企業業績有望迎來大幅提升。與此同時,我們傳統中醫藥知識屢屢被海外搶注專利,給我國中醫藥產業造成重大打擊,保護中醫藥知識產權刻不容緩。 導語:3月15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2012版正式公布,中藥獨家品種增幅大漲。基層醫療機構要求全部配備使用基本藥物,以中藥入圍基本藥物目錄的藥企業業績有望迎來大幅提升。與此同時,我們傳統中醫藥知識屢屢被海外搶注專利,給我國中醫藥產業造成重大打擊,保護中醫藥知識產權刻不容緩。 醫藥市場再洗牌 中藥獨家品種最受益 衛生部網站3月15日正式公布《國家基本藥物目錄》(2012年版)(下稱“新版目錄”),并宣布將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新版目錄新增40個中藥獨家品種(包括注射劑),約占新增中藥品種的40%,而在2009版目錄中,總計只有22個中藥獨家品種,在102個中藥品種中僅占22%,增幅之大令業界意外不已。 今年1月7日在全國衛生工作會議上,時任衛生部部長陳竺已經公開表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全部配備使用基本藥物;二級醫院基本藥物使用量和銷售額都應達到40%—50%,其中縣級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縣的二級醫院應達到50%左右,三級醫院基本藥物銷售額要達到25—30%。這意味著入選與否,市場占有率差距頗大。 由于二三級醫療機構用藥占據我國醫療機構用藥的8成左右份額,國內醫藥行業分析師據此普遍認為一旦基本藥物在各省的采購正式啟動,銷量的拉升將非常顯著。而中藥的獨家品種由于更多,對中藥企業的利好也將更大,中藥獨家品種已經成為國內企業布局基本藥物市場的熱點。 中藥入圍藥企業績將大幅提升 以廣藥為例,該公司于2009年入圍基本藥物的華佗再造丸,過去三年整體銷量增長超50%,預計今年銷售有望接近6億元。此次廣藥又有三個獨家品種新鮮入圍。據介紹,白云山和黃已上調新入圍品種的白云山口炎清的銷量預期,此藥物目前市場銷量接近2億元,未來幾年有望達到5億元規模;王老吉藥業的保濟口服液目前9成市場都在華南,本次獨家入圍,將使得該品種快速覆蓋全國市場。而白云山中一藥業的障眼明片也是此次獨家入圍的品種。 2009年沃華醫藥心可舒意外落選基本藥物目錄,公司股價也因此持續下跌。新版目錄公司主營品種心可舒片終于成功入圍,心可舒是沃華醫藥占營收比例達90%以上的產品,入圍新版基藥讓市場充滿期待。相關醫藥分析人士表示,此次進入新版基藥對公司是較大利好,其實際作用有望超出市場預期。 以嶺藥業在新版基藥目錄中,無疑是大贏家。此次連花清瘟膠囊和參松養心膠囊雙雙入選目錄,加上2009版入選的通心絡膠囊,在新版基藥中,以嶺藥業三大獨家品種都紛紛入圍。更值得注意的是,這三大品種占據了公司90%以上的營業收入。 通化東寶的重組人胰島素注射液(短效、中效和預混30R)進入2012年新版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利潤占比接近公司全部利潤的90%。通化東寶深耕基層的銷售策略執行到位,銷售收入中地縣級醫院貢獻85%以上,同比增速30%左右。隨著公司胰島素產品在基層市場不斷放量,固定資產折舊的占比逐步下降,規模效應顯現,胰島素毛利率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信立泰主力產品氯吡格雷進入2012版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其氯吡格雷品牌“泰嘉”2011年實現銷售收入7.3億元,占公司營業收入的50%。目前,“泰嘉”的競爭對手僅賽諾菲一家,國內市場份額中賽諾菲約占80%,其余20%則由“泰嘉”占有。相關研報顯示,信立泰的氯吡格雷2012年同比增長46%,同期賽諾菲同類產品同比增長22%~23%。有分析指出,隨著醫保控費等措施的陸續實施,相對原研藥品價格更低的“泰嘉”將受到醫生更多的青睞,對進口原研藥的替代趨勢將會越來越明顯。 信邦制藥主力品種益心舒膠囊、脈血康膠囊、六味安消膠囊、銀杏葉片和貞芪扶正膠囊均成為新版基藥,其中抗腫瘤輔助中成藥產品貞芪扶正膠囊將于2013年7月復產,其余四品種的收入占比分別為31.3%、22.7%、11.3%、23.8%。據信邦制藥方面介紹,5個主力品種進入新版基藥目錄為公司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和平臺。 兩會代表建議大力扶持中醫藥發展 3月16日當選的國家衛生和計劃生委員會主任李斌表示,“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是中華文明的載體之一。中醫藥價格相對便宜、安全可靠、深受群眾歡迎,所以這個方面的工作還要加強,讓中醫藥在醫改中起到更大作用。” 中藥具有療效顯著、毒副作用少、價格低廉等優點,適合中國國情,加大對中醫藥的支持力度,不僅能給更多的人帶來健康,更會解決人民群眾看病貴的問題。在第十二屆人國人民代表大第一次全體會議上,全國人大代表、神威藥業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李振江指出,中藥是我國的國粹,但中成藥在世界上的份額只占不到4%,日本、韓國等國家的“洋中藥”對中藥市場的不斷蠶食已使中國中醫藥行業的發展面臨著嚴峻的形勢,扭轉這一情況,需要我們政府以及行業共同努力,內外兼修,推動中國傳統中醫藥的可持續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河南中醫學院科技成果轉化中心主任司富春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上,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概念——中醫藥服務貿易,并希望國家能夠加快這一領域的發展,讓中醫藥更好地造福世界。“把中醫藥服務作為中國發展服務貿易的一個重要資源,扶持中醫藥服務貿易發展,創立有影響力的品牌,將提升中醫藥和中醫藥文化的國際影響力,使其為更多人接受,為世界上更多的人帶來健康。”司富春說。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副院長畢宏生認為,加強中醫的現代化研究是弘揚中醫、發展中醫的主要舉措,建議加大中醫藥現代化科學研究,提高中醫藥自主創新、產品研發能力和學術水平;鼓勵資源整合利用,鼓勵多中心聯合科研攻關,特別是中醫藥的研究開發和利用;積極支持中醫藥基礎研究的國際合作;鼓勵科研成果的轉化。加快研究成果到應用的效率,通過研發出原始創新藥物和相關產品成果的轉化運用,形成中醫藥創新的良性循環。 中醫藥智慧成果屢遭竊取,保護中醫藥知識產權刻不容緩 全國政協委員、南京中醫藥大學信息技術學院院長王旭東認為,中醫藥知識是我國傳統文化最典型的知識體系,國際上一些國家和企業、個人的搶占行為,實際上已經危及我國醫藥產業安全和醫藥知識保護。面對傳統醫藥知識被掠奪的現狀,我國卻沒有清醒的認識和有力的對策。 2001年3月,美國耶魯大學在中國和美國申請了“草藥組合物PHY906及其在化療中的應用”專利,而所謂的PHY906,正是來自我國《傷寒論》的黃芩湯。該藥最近已進入Ⅱ期臨床研究,極有可能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但美國人在專利申請書中卻沒有提及“中藥”半個字。 2002年,以色列人向美國申請的“治療消化性潰瘍和痔瘡的中藥組方”專利獲得授權,權利要求涉及口服給藥、直腸給藥的所有劑型。這意味著,我國出口的同類中藥一旦在美國市場上出售就會構成侵權。申請者在專利說明書中承認組方來源于上海出版的《中華本草》英文版。也是在2002年,源自中藥的青蒿素被國外一家企業根據科研論文進行結構改造后搶先申請了專利,中國因此每年至少損失2億~3億美元的出口額。 2001年,日本一家公司向美國申請了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專利,明確對以芍藥為活性成分的包括加味逍遙散、當歸芍藥湯、芍藥甘草湯、桂枝茯苓丸4個復方進行保護,并且獲得了授權。日本還商業化開發了中國《傷寒雜病論》、《金匱要略方》中的210個古方。 隨著人們健康理念的轉變,加上新藥開發的難度越來越大,近年來很多跨國醫藥企業將開發新型治療藥物的目光轉向了東方。在過去10年間,15家世界最大的跨國藥業公司在植物藥方面的科研支出年均增幅達22.5%,并先后在華建立了研發中心,籌劃進軍中醫藥產業。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指出,我國海量的中醫藥知識,包括古籍、經典方、臨床經驗方、現代中醫藥研究成果等,就好比一桌豐盛的大餐,人人都想吃一口,有人甚至想連鍋端。“兩會”代表、委員和相關的中醫藥專家紛紛表示,中醫藥知識有其特殊性,必須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的建設,除豐富保護手段外,還應提高民族醫藥的準入門檻,保障我國醫藥產業的安全。 張伯禮建議,要盡快建立我國中醫藥傳統知識的保護體系,不但要保護基于傳統醫藥知識創新成果這個“流”,更重要的是保護我國尚處于優勢的傳統醫藥知識這個“源”,借力盡快發展壯大我國中醫藥民族產業,使我國中醫藥健康產業做大做強。 結束語:新版基本藥物目錄中中藥的大幅增長,兩會代表的熱烈建議,表明了國家對中醫藥的扶持態度,但作為我國傳統知識的中醫藥知識,卻不斷遭受海外搶注專利的掠奪,給我國中醫藥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損失,我們必須盡快建立中醫藥傳統知識保護體系,保障我國醫藥產業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