隸屬仁宏健康產業集團
爭創一流的醫療健康產業綜合服務商

發展新浪潮華麗來襲 產業新優勢日臻凸顯——與上海國際醫學園區共享醫學未來

來源:醫藥觀察家網

大健康產業優勢顯 緊隨步伐譜華章


目前,整個世界處于整合期,歐美等發達國家傳統市場趨于飽和,以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信息化、大數據、大健康為導向的高附加值、高科技已經越來越受到政府的關注和支持。其中,“大健康”是目前全世界公認的黃金產業和朝陽產業,在中國從中央到地方也在不斷地推出深化醫改和鼓勵創新的措施,無疑也在表明大健康產業在中國的光輝未來。


上海國際醫學園區作為涵蓋醫療器械、生物醫藥研發、醫療服務和養老康復為一體的大健康產業園區,更是緊跟潮流步伐,正以一種發展“大健康”的態勢,以創新打頭陣,進行合理的產業規劃和布局。多年來,園區著力構建、發展醫療器械及生物醫藥制造和現代醫療服務兩條大健康產業鏈,經過十一年的探索和發展,園區已形成較成熟的產業集聚,而這種產業優勢還在不斷增強。


2014年,上海國際醫學園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4.45億元,實現工業產值30.21億元,14個內外資項目簽約,12個大型項目開工,2個標志性醫院投入運營,即備受矚目的高端醫療服務機構上海國際醫學中心和我國首家質子重離子醫院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已先后投入正式運營,其中,從開業到現在,質子重離子醫院已接受幾十余名腫瘤患者,包括頭頸部腫瘤患者20例、胸部腫瘤患者8例、腹盆腔部腫瘤患者18例,且有13例患者已順利完成治療并出院。同時,上海市腫瘤醫院東院項目也正在為正式開工建設做最后的準備,將與質子重離子醫院形成互動,結合園區優質的產業資源,共同打造中國乃至亞洲腫瘤治療的新高地。



集高端養老社區、財富管理、健康管理等為一體,總投資約37個億的太平養老社區“梧桐人家”也在今年繼續推進建設,該項目是中國太平保險集團在國內的首個養老社區,總占地面積189300平方米,擬建設1750套養老服務單元,可容納3700位左右老人入住。


此外,國家兒童健康中心、中國疾控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中科院創新研究院、中科院有機化學研究所、婦幼保健出生缺陷干預研究中心、醫療器械產業加速器等重大項目也在繼續穩步推進中。


“學”氣方剛人才匯 完善聯動發展新機制


園區作為集“醫、教、研、產”為一體的綜合性示范園區,“教”的力量為園區的長遠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專業高校的進駐,不僅為園區的企業、醫院提供了實用型專業化人才,更為園區的產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持,促進了“醫、教、研、產”聯動機制的良性發展,助推著園區走上一個又一個新臺階。


2015年5月22日,經上海市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上海健康醫學院正式成立,成為上海上第六家醫學類本科院校,也是國內第一所以“健康”二字冠名的醫學院。原金融學院黨委書記鄭沈芳、原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副院長黃鋼分別擔任上海健康醫學院的首任書記和院長。


上海健康醫學院系整合原上海醫藥高等專科學校、上海醫療器械高等專科學校、上海健康職業技術學院相關辦學資源而組建,為全日制普通本科學校,隸屬于上海市教委。此外,經市編委批準,在原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衛生學校、上海市衛生學校基礎上,組建了上海健康醫學院附屬衛生學校。




上海健康醫學院以醫學為主干學科,主要培養面向基層醫療機構的醫護人員及相關輔助人員,包括老年服務與管理人員。目前,上海健康醫學院已初步建立康復學院、護理學院和醫療器械學院等近10個二級學院,有浦東、楊浦、徐匯三個校區,今年先行開設護理學、康復治療學、生物醫學工程3個本科專業,今年已招收210名學生。


此外,作為健康醫學院隸屬之一的原上海醫療器械高等專科學校也在今年9月初搬駐至園區新校區,原上海醫療器械高等專科學校創建于1960年,是全國唯一一所獨立培養醫療器械高技能人才的普通高職院校,2008年,經教育部、財政部批準,成為國家示范性建設重點培育高職院校,被譽為“我國現代醫療器械技術和工程師的搖籃”。學校辦學底蘊深厚,實施“校企醫監研”全方位合作育人模式,注重實踐教學,啟動“專本碩立交橋”工程,積極推進分層教育,形成了獨特的醫療器械類高技能人才培養體系,并發揮校企同根、醫工結合的辦學特色和優勢,為我國醫療器械行業領域和醫療機構培養了大批高素質、高技能骨干人才。


而“醫、教、研、產”的一體化發展不是僅靠一家學校的獨樹一幟,而是需要一個教學集群的共同發展來支撐。


園區除了早先引進的上海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外,2014年1月16日,中國科學院大學藥學院也正式落戶上海國際醫學園區,中國科學院大學此次以上海藥物研究所為主體成立藥學院,是中國科學院大學成立的第一批專業學院之一。


國科大藥學院的落戶不僅填補了上海國際醫學園區在研究生教育領域的空白,也壯大了園區的教育隊伍,使園區為醫院和企業輸送高層次人才的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此外,園區還與上海交大醫學院、上海理工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在內的多個知名高校達成了落戶園區的合作意向,并與這些高校的國家重點學科建立了多重聯系,拓寬了專業人才的培養渠道。


傾情鉅獻 優勢日臻凸顯


除了在“軟實力”方面的不斷加強,同時,上海國際醫學園區也希望通過良好的硬件設施,努力打造具有國際水準的企業總部基地,在完善產業平臺功能的同時,賦予園內企業優越的商務辦公空間,以服務于現代醫學企業的辦公、研發、展示、采購等主要職能,推動醫療領域的先進制造業和與之配套的生產性服務業快速發展,免除企業諸如用地、建設等非核心業務的干擾,從而幫助企業迅速提升自主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能力,于是醫谷現代商務園應運而生。


10-28(1-3).jpg


醫谷現代商務園


醫谷現代商務園位于上海國際醫學園區的核心商務功能區域,緊臨地鐵16號線周浦東站,僅需10分鐘步程即可到達,截止目前,已完成3期開發,形成近百幢的獨棟商務集群,而且秉承“在自然中辦公”的環保理念,期望能夠給入駐企業提供舒適開放的辦公氛圍。


截止目前,微創醫療、康恩貝、神奇制藥、新華醫療的醫療器械研究院、東富龍研究中心、韓國昆騰華東區總部、首批上海股交中心掛牌企業的宇度醫療、在歐洲享有“液體生化試劑之父”美譽的德賽診斷等一大批行業內優秀企業聚集于此,他們共同認為上海國際醫學園區“醫谷現代商務園”這種模式極大的節省了他們投入正式運營的時間和精力成本。


此外,園區其他配套設施也緊隨其后,餐飲、娛樂、金融等基礎設施已逐步完善,緊鄰園區的地鐵16號線也于2013年正式開通,特別是龍陽路地鐵換乘站的開通,實現了30分鐘內就可從園區直達陸家嘴、人民廣場、南京東路等上海市著名的經濟商業腹地,50分鐘內就可到達上海自貿區及浦東機場、虹橋機場及虹橋火車站等重要交通樞紐,極大的降低了園區入駐企業的商務成本。園區周邊的上海地鐵11號線已進入調試階段,而13號線三期工程、地鐵18號線一期工程也將陸續開工,交通配套將進一步完善,同時,保利、陽光城、綠地樂活城、園區第一家五星級酒店等也將一一揭開面紗。


未來,上海國際醫學園區仍牢牢把握“一條主線”,持續做大“兩大產業”——繼續以健康經濟為發展主線,做大做強高端醫療服務業和醫療器械及生物醫藥產業兩大核心產業,最終把上海國際醫學園區真正建設成中國的“醫療特區”、上海的“健康經濟示范區”和浦東“科技創新中心實踐區”。


業務電話:
0539-8191702   周一至周五(9:00-17:00)
業務傳真:0539-8191702
公司地址:山東省臨沂市考棚街45號
賬號:2195 0814 5068 丨 稅號:91371300726704613L
開戶行:中國銀行臨沂市朝陽支行
微信公眾號
移動官網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连城县| 新巴尔虎右旗| 沂水县| 合水县| 城固县| 兴海县| 易门县| 象州县| 商丘市| 灌云县| 景东| 凤冈县| 舞钢市| 铜山县| 文化| 平塘县| 渑池县| 汾西县| 礼泉县| 昌邑市| 乐东| 宜城市| 承德县| 汶川县| 全椒县| 平凉市| 尉氏县| 平罗县| 福建省| 会宁县| 台山市| 紫云| 新泰市| 略阳县| 黄浦区| 平南县| 富川| 烟台市| 加查县| 托克托县| 叙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