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子大鬧中藥房 污染藥品全銷毀來源:成都商報
鼠患
老鼠們在藥房內四處亂竄,曾將頭和身子探進小格里啃咬中藥。視頻拍攝者曾三次目睹相同情況
銷毀
醫院已將疑似被老鼠啃咬、污染過的中藥全部清理封存。所有藥品都將在隨后統一被銷毀
監管
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說,以往檢查“可能是因為去的時候大多是白天”,鼠患問題不突出。今后將對此做重點監管
近日,有網友通過自己拍攝的視頻爆出成都一家醫院中藥房半夜老鼠橫行,四處亂竄,啃食藥袋。
昨日,成都商報記者采訪了成都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據相關科室工作人員介紹,他們已查看了現場,并監督醫院對藥房進行清理,對外包裝有破損的可疑藥品全部進行封存,之后將統一銷毀。同時,藥品市場監管處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把各醫療機構中藥房的防鼠工作作為監管重點。
視頻拍攝者稱三次看到相同情況
10月9日下午6點過,新浪微博網友“服從揩油”發了一段僅有1分零2秒長的視頻,但內容足令人震驚。
視頻中為一家醫院的中藥房,兩排開放式的藥架分為多個小格存放中藥。就在藥架和小格子之間,有很多只身形肥碩的老鼠爬上爬下,看上去觸目驚心。這里仿佛成了它們的游樂場,老鼠們的動作迅速敏捷,一會爬上了貨架的最頂端,一會又將頭和身子探進小格里啃咬中藥。藥房里燈光明亮,沒有看到人影。
成都商報記者之后了解到,“服從揩油”其實是電視臺記者,據他介紹,當初之所以暗訪這家醫院,是接到了市民爆料的線索,稱在凌晨排隊掛號期間,看到了中藥房有老鼠。而由于這家醫院從凌晨開始就有患者前來排隊,因此掛號處是24小時開放的,掛號處相鄰的中藥房的燈也是一晚上不關的,正因如此,才能隔著中藥房的玻璃拍下這些鏡頭。他在9月24日、9月26日、10月7日分別來這里觀察,3次觀察到的情況都一樣。小格子中放的都是密封好的各種中藥,而他也親眼看到,有的藥袋已經被老鼠啃開了。
疑被啃咬、污染藥品將統一銷毀
昨日,成都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市場監管處的工作人員來到了視頻中曝光的中藥房。
工作人員介紹,根據他們的了解,事情一經曝光,醫院就首先進行了自查,找來滅鼠公司開始大規模滅鼠,對一些老鼠可能出入的縫隙、洞口做了處理,同時,對中藥房進行了徹底的清理。
在藥品市場監管處工作人員的監督下,醫院將疑似被老鼠啃咬、污染過的中藥全部清理了出來,這些藥品現場被貼上封條進行封存。工作人員告訴成都商報記者,所有藥品都將在隨后統一被銷毀。
關于藥房的防鼠問題,國家一直有相關法規和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和《醫療機構藥品監督管理辦法(試行)》中,都明確了醫療機構應當制定和執行藥品保管、養護管理制度,并采取必要的控溫、防潮、避光、通風、防火、防蟲、防鼠、防污染等措施,以保證藥品質量。
該工作人員介紹,成都市的各級藥監部門經常會對各醫療機構的藥品質量進行監管,但以往鼠患的問題在檢查中并不突出,“可能是因為去的時候大多是白天”。這個問題暴露后,成都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高度重視,藥品市場監管處有關負責人表示,已經要求各市區縣的藥監部門在今后的工作中,將藥品儲存養護條件和防鼠設備等作為監管重點。
老中醫回憶:防御鼠害藥柜是關鍵
“中醫歷史悠久,而在漫長的歷史中,中藥與老鼠幾乎密不可分”,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中醫這樣告訴成都商報記者。因此,在一位中醫醫師的行醫生涯中,最不會少的,就是與老鼠的戰爭。有的老中醫,還因此成為捕鼠能手。
老中醫謝克慶家中世代行醫,前輩用經驗告訴他,藥柜是防御鼠害的關鍵:“藥柜一定要用硬木,而且每一格抽屜都要能獨立封閉。”他回憶說,自己家里就曾有一副祖傳的楠木藥柜。由于每格都能獨立封閉,而且木質硬,耐腐蝕,裝在藥柜里的藥材從未被老鼠糟蹋過。謝克慶說,中藥庫房和藥房往往是鼠害的重災區,而庫房鼠害更為嚴重,因此庫房和藥房分開有助于減少藥房的鼠害。以前,家里的藥房每晚都要安排人值守的,這是老診所慣例。
慶云西街一家中醫診所的李賢春醫生告訴記者,與糧食、鮮肉比,老鼠們竟更鐘愛中藥。而經過長期的嘗試和總結,發現粘鼠板是最好用的。為了以防萬一,他還將相對貴重的細料鎖在不銹鋼藥箱中。
在惜字宮街開診所的劉元灼醫生則有個好幫手—貓。據劉醫生講,他開診所近30年了,最早的診所在一間平房里,環境較差,老鼠多,他從那時起開始養貓,效果算是立竿見影。
|